裂隙灯显微镜,是眼科检查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裂隙灯显微镜由照明系统和双目显微镜组成,它不仅能使表浅的病变观察得十分清楚,而且可以调节焦点和光源宽窄,做成“光学切面”,使深部组织的病变也能清楚地显现。
一、基本结构
裂隙灯的构造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裂隙灯”与“显微镜”。 为了便于裂隙光源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眼睛各部位,以及显微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眼睛,要求裂隙灯与显微镜在机械上都具有足够的左右摆动角。裂隙灯的光源要求其裂隙边缘必须要非常平整,裂隙必须清晰的成像在左右摆动的圆心垂直面上,而显微镜的聚焦同样也必须聚焦在这个圆心垂直面上。
裂隙照明光源必须具有:
裂隙的宽度在0至14mm范围内可调;
裂隙的长短在1至14mm范围内可调(当长宽都是14mm时裂隙灯光实际是一个圆形光斑);
裂隙的方向可调。就是说裂隙光源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还可以是斜的;
光源的亮度可调;
对于数字照相裂隙灯,还应具有亮度可调的背景照明灯光。
显微镜为立体双目结构:
必须具备:1. 清晰的成像;2. 可调节目镜焦距,以适应操作者不同的眼屈光度;3. 可调节两目镜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操作者的瞳距;机械构造除了具备有上述的左右摆动功能外,还要具备三维可调的移动工作台;颌架装置可以固定病人头颅,颌架上的颌托上下可调以适应不同病人的头颅长短;固视灯可避免病人的眼睛不自觉的转动。
二、裂隙灯的照射方法
一. 漫射式照射法:
1. 检查系统设定:
(1)灯光与接目镜的角度:10°~70°
(2)灯光宽度:放宽至最大
(3)灯光亮度:微弱至中等亮光
(4)放大倍率:中等倍率至高倍率
2. 操作观察项目:
(1)眼球表面:上.下眼睑、睫毛、虹彩、球结膜、睑结膜及泪液品质。
(2)隐形眼镜的装配评估:镜片定位滑动情形、配戴后产生的症状。
二. 直接式照射法:
1. 检查系统设定:
(1)灯光与接目镜的角度:30°~45°
(2)灯光宽度:细窄至微宽
(3)灯光亮度:中等至最强亮光
(4)放大倍率:中等倍率至高倍率
2. 操作观察项目:
(1)灯光细窄:可观察角膜的组织、厚度、异物侵入的位置。
(2)灯光微宽:可观察角膜表面疤痕、是否有异物、隐形眼镜表面是否有沉淀物。
三. 间接式照射法:
1. 检查系统设定:
(1)灯光与接目镜的角度:
(2)灯光宽度:细窄至微宽
(3)灯光亮度:中等至最强亮光
(4)放大倍率:低至高倍率
2. 操作观察项目:
主要是让观察的组织边缘呈现立体感,观察角膜的不透明区域,如有异物侵入亦可评估外围的损伤程度,当隐形眼镜有沉淀物时更能突显出他的范围。
四. 背面式照射法:
1. 检查系统设定:
(1)灯光与接目镜的角度:运用变化
(2)灯光宽度:细窄至微宽
(3)灯光亮度:中等至最强亮光
(4)放大倍率:中等倍率至高倍率
2. 操作观察项目:
此照射法主要是光线照射虹彩由眼内组织反射出来,因此虹彩背景是光亮的,而观察到的物体呈现灰暗状态,此时角膜的侵入物、疤痕、水肿、退化、新生血管、受伤…均能容易的观察出来,亦可检查隐形眼镜沉淀物的形状大小及区域范围。
五. 轮部式照射法:
1. 检查系统设定:
(1)灯光与接目镜的角度:45°~60°
(2)灯光宽度:以较宽平行光切进入
(3)灯光亮度:中等至较强亮光
(4)放大倍率:中等倍率至高倍率
2. 操作观察项目:
此照射法由耳侧角膜轮部照射使角膜整个区域透明发亮,观察角膜疤痕、异物、沉淀物,且易于观察角膜表面较难观察出的现象,如角膜中央起雾可能是水肿。
六. 平行光切照射法:
1. 检查系统设定:
(1)灯光与接目镜的角度:以60°左右微调
(2)灯光宽度:细窄
(3)灯光亮度:中等至较强亮光
(4)放大倍率:中等倍率至高倍率
2. 操作观察项目:
此照射法为入射光源与接目镜观察的角度相等,主要观察角膜表面、泪液层的质量、配戴隐形眼镜时的表面湿润,而且此照射法是唯一能观察到角膜内皮细胞组织(六边形状)。
七. 滤光片照射法:
1. 检查系统设定:(使用漫射式照射法)
(1)灯光与接目镜的角度:10°~70°
(2)灯光宽度:放宽至最大
(3)灯光亮度:微弱至中等亮光
(4)放大倍率:中等倍率至高倍率
三、维修保养
1、裂隙灯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仪器,通常情况下,仪器应放在通风良好、环境干燥、相对湿度不超过50%的室内,否则对仪器的金属零件镀层和光学零件表面都有不良影响。
2、裂隙灯显徽镜的光学镜片是保证仪器正常使用的关键,务必经常保持清洁。当镜片沾染灰尘时,可用随机备件中的拂尘笔将灰尘轻轻拂去;如果镜片有油污时,可用脱脂棉花蘸60%酒精和40%乙醚的混合液轻轻擦拭,除去油污。
3、光学镜片表面应尽盆避免与手和人体其他部位接触,因为人体上的汗液和油脂会直接影响光学零件表面的质最;如果因操作不懊接触后.就及时擦拭干净.以保证镜片能长期使用。
4、仪器的聚光镜的上面容易积灰尘,可取下灯盖和灯座,用拂尘笔将灰尘轻轻拂去以保证仪器在正常工作时的光源质量。
5、仪器的运动底座上的傲轴基林在外面的部分应经常擦拭干净.并均匀地涂上一层极薄的润滑油,使之保持光滑;否则容易生锈或沾染污垢而直接影响仪器的灵活操作。
6、仪器在搬动时,应将运动底座、裂隙灯臂和显微镜臂上的紧固螺拴拧紧,以防止仪器在搬运时仪器出导轨或使仪器失去重心.摔坏仪器。仪器在正常使用时应将这3个螺栓松开。
7、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套上仪器的防尘外革.以防止仪器沾染灰尘和污物。
8、仪器和备用光学零件(或附件)应贮藏在盛有干燥剂的干燥缸内保存。
9、仪器在使用前请注意当地的电源是否符合本仪器对电源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