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散光顾客配镜后,主诉视物有变形现象,顾客主诉常有“变斜了、变胖了、变瘦了、变成梯形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研究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看看什么是矫正散光的镜片,矫正近视和远视通常使用的是球面透镜,矫正散光用的镜片一般是柱面透镜,柱面透镜是沿圆柱体轴向切下来的一部分(如图2),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柱面透镜的特点是一个面是平面(图中的内表面),没有屈光度,另一个面是圆柱体的一部分(图中的外表面)。圆柱体的面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水杯的外表面、圆珠笔的外表面等,它的一个方向是弯曲的具有屈光度(如图中的水平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平的没有弯曲度(如图中的垂直方向)。所以柱面透镜的特点就是一个方向(轴位方向)没有屈光度,另外一个方向(轴位垂直方向)具有屈光度,如我们常见的-1.00DC×90就是表示散光轴为在90度方向的-1.00D的柱面透镜,在90度方向没有屈光度,180度方向的屈光度为-1.00D。我们以三个例子说明散光顾客配镜后的视物变形情况:
a.R:-1.00DC×90 L:-1.00DC×90 ,顾客双眼在90度方向都是没有屈光力的,在180度方向具有-1.00D的屈光力。配镜后顾客注视眼前目标时90度方向没有像大小变化,180度方向会有缩小的现象,所以顾客会感觉看到的物体更瘦、更高了(如图3)。
b.R:-1.00DC×45 L:-1.00DC×45 ,顾客双眼在45度方向都是没有屈光力的,在135度方向具有-1.00D的屈光力。双眼形成了一对向同一个方向倾斜的像,双眼融像顾客就会感觉看到的物体也都倾斜了(如图4)。
c. R:-1.00DC×45 L:-1.00DC×135,则顾客双眼分别在45、135度方向没有屈光力,在135、45度方向具有-1.00D的屈光力。双眼形成了两个异向倾斜的像,双眼融像顾客就会感觉看到的物体变成梯形的了(如图5)。
为什么近视镜片看物体是缩小的、远视镜片看物体是放大的?
我们都知道近视镜片看物体是缩小的,远视镜片看物体是放大的,为什么呢?研究这个问题就要先知道透镜的最基本的光学单位——三棱镜。三棱镜是由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的透明柱,因为两个折射面均为平面,所以三棱镜是没有屈光力的,光线经过三棱镜后不会发生会聚或发散作用,但却会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如图6),通过三棱镜看物体物体都会向尖的方向移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棱镜在斜视的检查和配镜中经常被使用。如果光线经过三棱镜后在1m的距离上偏移1 cm我们就称为1个棱镜度(1Δ),表示三棱镜时需要棱镜大小和棱镜基底方向,基底方向常用的有基底朝上、基底朝下、基底朝内、基底朝外。三棱镜是组成眼用透镜的最基本的光学单位,任何透镜都可看成是无数个三棱镜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成,凸透镜是由底相对的大小不同三棱镜旋转组成,凹透镜是由顶相对的大小不同三棱镜旋转组成。当我们通过凸透镜看物体时,物体上发出的光线都会经过底向光心尖端向四周的三棱镜折射,物像都向着尖端(镜片四周)移位,所有的移位点形成了物像,就感觉物体放大了,相同的道理凹透镜就缩小了(如图7)。
如何从三棱镜的角度理解屈光参差的顾客比其他顾客更难适应框架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