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测量之:正负相对调节

测定目的:

掌握正负相对调节(NRA/PRA)的测定方法,能正确应用正负相对调节进行双眼视功能的分析。

测定原理:

正负相对调节是患者在双眼注视状态下,辐辏需求保持恒定不变时,调节放松和储备的能力。正相对调节是指被检双眼在看近处某一物体时,同时接受负镜片刺激后所产生的调节,用PRA表示。负相对调节是指被检双眼在看近处某一物体时,同时接受正镜片刺激后所产生的调节,用NRA表示。

测定器材:

1 综合验光仪、 2近视力标杆、 3 近视力表盘

测定方法与步骤:

1)首先矫正患者的远用屈光度,双眼视窗内设置患者习惯的远用视力镜片或刚刚完全矫正后的远用视力镜片。

2)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瞳距旋钮,使其符合患者的近用瞳距,确保双眼无遮盖。

3)拉下近用视力表杆固定近用视力表盘于40cm,打开近用视力表,保证良好的照度。

4)检查患者的近用视力。选择最好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如果老视患者观察此距离时,视标为模糊像,则应以+0.25D为一档逐渐增加正镜片,直至视标清晰,形成患者的试验性近用处方。

5)先做NRA。于双眼前增加正镜片,每次增加+0.25D,直至患者报告视标变模糊而且持续保持模糊为止。

6)记录增加的正镜片总量,即为NRA的量

7)撤掉所加的正镜片,恢复到NRA检查前的双眼基础状态。

8)再一次确保患者所见视标清晰。

9)做PRA,于双眼前增加负镜片,每次增加-0.25D,直至患者直至患者报告视标变模糊而且持续保持模糊为止。

10)记录增加的负镜片总量,即为患者的PRA正相对调节的量。

注意事项:

1)检测前,被检眼屈光不正必须完全矫正。

2)在观察近用视力表时,应明确近用距离,保持适当的照明。

3更换正镜片时,应停留大概2秒钟左右时间。

4先测NRA,在测PRA。

5正相对调节:一般大于-2.50D,负相对调节:+2.00D±0.50D。

6)负相对调节大于正常值,说明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若小于正常值,说明看近容易疲劳,建议配戴防疲劳或渐进多焦点镜片。

7正相对调节大于正常值,说明调节储备能力很好,不用担心,若小于正常值,说明调节储备差,要加强后天视力锻炼。

8)正负相对调节不仅有助于视功能的分析,还是验证老视患者ADD是否精确的方法之一。